建筑往往反映着一个时代的审美与认知水平,深受艺术和文化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整个社会的科技水平。科技与文化是中国古代建筑“一刚一柔”的两个属性,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有一定差异的建筑风格。

从距今约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开始以土为材料营造建筑,木材是传统营造的主流材料,成就和凝结了中国古代木构营造技艺的高度和智慧。土和木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两大核心材料,在中国传统营造技术和建筑文化遗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木结构建筑中主流的梁柱结构,就是由跨距较小的梁、柱为主要的传力体系构造,它受到了材料长度本身的限制。跨度再大光靠柱梁体系就不行了,于是人们又发明了编木为拱的技术。编木拱桥是一种十分奇特和罕见的桥梁形式,运用这种技术能够加工出更大跨度的结构体系。这种编木拱桥就像用竹条编箩筐一样,是不用砖石仅用木材“编织”而成的桥。

在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中,横跨汴河上的那座规模宏大的虹桥正是编木拱桥。这种桥梁和技术迄今还在浙西、闽东以及贵州等地的山区中大量使用。

无论是对营造材料的利用,还是对结构手法的使用,这些技术的成熟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且和当时社会的科技发展水平相匹配。高超的营造技术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从最简单的技术和材料开始,最后才形成了结构复杂、功能完备、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古代建筑营造技术。

中国古代有关营造技术的典籍流传至今者甚少,最为著名的两部分别是宋代的《营造法式》和清代的《工程做法》,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将这两部书称为研究中国建筑的“文法课本”。

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宋代建筑都是受到《营造法式》的影响,清代建筑都是受到《工程做法》的影响。因为当时社会交通水平和传播手段的限制,这两本所谓的官方建筑标准并不能真正做到全国统一推行,因而各地建筑才呈现出不同的地域乡土特色。

中国古建筑营造智慧体现在多个方面,这些智慧不仅展示了古代人民的建筑技术和艺术成就,也体现了对自然、社会和文化的深刻理解。以下是中国古建筑营造智慧的主要体现:

抗震安全:

“墙倒屋不倒”是中国传统建筑智慧的典型体现。古代木结构建筑通过榫卯结构、木柱支撑和石制台座等工艺实现抗震,使建筑在地震中能够保持主体结构的稳定。

例如,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北京故宫和客家土楼等古建筑,都展示了极好的抗震能力。

材料选择:

古人常用天然石材、木材、土坯、砖瓦等材料建造房屋。这些材料不仅坚固耐用,而且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木材因其轻便、柔韧、易加工等特点,成为古建筑的主要结构材料。石材则常用于建筑的基础、墙体和装饰。

琉璃和陶瓦是古建筑中常用的屋顶材料,其中琉璃瓦色彩鲜艳,常用于皇家建筑和寺庙等重要场所。

结构特点:

斗栱、雀替等木构建筑元素,不仅具有承重作用,还丰富了建筑的视觉效果。

四水归堂、飞檐等传统建筑布局和构造,体现了中式建筑独特的向心力和美学魅力。

装饰与保护:

灰浆和油漆用于墙面的抹平和加固,以及木构件的防腐和美化。

彩绘技法如壁画、彩绘雕梁等,为古建筑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中国古建筑不仅是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古建筑的研究和保护,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注:文章仅作知识分享,部分图源自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