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如此赞美周宣王的宫室:“如鸟斯革,如翬斯飞。”意为“屋檐像大鸟展双翼,又像锦鸡正飞腾。”
古人笔触下建筑的典型意向主要体现在屋顶优美的曲线,好似飞鸟展翅一般轻盈,宛如一幅画卷。
那么这样美妙的屋顶曲线是怎么形成的呢,本期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探究中国古建筑中屋顶曲线的奥秘。
据考证,屋面的折曲最早是在战国至西汉时期出现的。北魏正光二年(521年)扈豚造石佛像龛可以明显看出屋角起翘和屋顶曲线。到隋唐时期,屋顶曲线日趋成熟,凹曲屋面也逐渐成为建筑定式。
隋代虞弘墓石椁已经是标准的歇山顶,敦煌壁画中所绘的唐代屋顶充分展现了曲线之美。不过唐代屋架举高较低,屋面曲线比较平缓。宋以后举高增加,到明清时期,屋面曲线更陡,上部也高耸到了人不能站立的程度。
对于屋面曲线与屋檐起翘,或可将其归因于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的“天人合一”。建筑屋顶曲线和起翘的飞檐产生一种升腾感,呈现出飞向天空的动势,形成一种对天穹的向往。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曲线之制》一文说,中国古代建筑屋顶所体现的曲线形式,是建筑的实际功用需要、结构工程需要和艺术处理手法的高度统一。“脱离开建筑的实际功用和结构工程,任何象征主义和唯美主义的观点都是没有根据的臆测。”
文中还引用了林徽因先生对建筑曲线的解释:“历来被视为极特异、极神秘之中国屋顶曲线,其实只是结构上直率自然的结果,并没有什么超出力学以外的矫揉造作之处,同时在实用及美观上皆异常的成功。”
具体来说,中国传统建筑屋面曲线的形式,主要是由梁架结构上的“举架之制”(在宋代的《营造法式》中亦称作“举折”)造成的。举架之制有两个关键概念,一个是“步架”,一个是“举高”。
从传统建筑的侧剖面图中我们能看到“檩”(也称“桁”)这个建筑构件,这是建筑物中的水平结构件,平行于建筑物的正面,垂直于梁。檩的作用是固定椽子(放在檩上架着屋顶的木条),承载屋顶重量并通过梁向下传递。
檩的名称随其梁头所在的柱的位置不同而不同,比如在檐柱之上的称“檐檩”,在金柱之上的称“金檩”,在中柱之上的称“脊檩”,而相邻两个檩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就是“步架”,步架依对应檩木的位置不同也分为檐步(或廊步)、金步、脊步等。
而“举高”,就是相邻各檩中心线间的垂直距离。同一座建筑如果步架相等,举高也相等,那么屋顶剖面的侧立面投影就呈现一条直线。如果步架从檐步至脊步递减,同时各步举高不变,屋顶坡面的侧立面投影就呈现曲度比较和缓的曲线。
基本上,屋顶的曲面呈现取决于工匠如何选定一座建筑的举架之制,不同步架与举高相组合,屋顶至屋檐就会呈现轻重缓急不一样的腾跃之势。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除了简陋民居,大部分建筑在屋檐处椽木之外还会加一段“飞椽”,将屋檐向外挑出并略向上翘起,使屋檐形成稍向上翻的曲线。
此外,庑殿顶和歇山顶屋檐的转角处,檐口平视并不是一条水平直线,而是往角端微微翘起,称为“起翘”;檐口俯视也不是一条直线,而是往角端向外伸出,称为“出翘”。
屋檐这样的曲翘设计,有利于室内采光,而上陡下缓的坡面,使得下大雨的时候,雨水会被抛出,飞到远处。屋顶曲面这个功效,最早在《周礼》中就有清晰记载:“上欲尊,而宇欲卑,吐水疾而雷远。
(注:文章仅作知识分享,部分图源自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