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作为一种传统的人居空间,是一种珍贵的历史遗存,应加以保护性地利用。面对古村落里的老建筑改造,该何去何从?是不破不立、革故鼎新?还是维持原样、佛系处理?上海世贸广场、重庆山鬼酒店、北京前门叠院儿等等都是老建筑改造的杰作,而老建筑的改造,新与旧如何相处,始终是设计师关注的话题。


此次「潮玩乡村·石排创造」石排村镇新场景设计竞赛选取的福隆村、埔心村和塘尾村3个村落5个空间,我们期待参赛者们结合村落本土的文化,借由空间场景的设计,以多重视角为我们展现乡村发展的繁荣图景。同时希望石排的潮玩产业能成为古村落发展的一个切入口,以及成为古村落焕新的一种方式。

而在老建筑改造的过程中,首先,巧妙的设计不应仅仅是使用了某些旧材料与技术,而是要阐释出新旧材料之间的联系,激发出材料自身的魅力,为物质空间赋予历史维度的迭代与传承。其次,如何在建造中保留“时间的痕迹”,这也是改造中很重要的工作之一。


保留还是拆除,延续还是创新?这其中新与旧之间的矛盾,该如何达到一种平衡?下面我们通过几个优秀案例,看这些曾经的老建筑如何在设计师手下重新焕发光彩~


01

先锋厦地水田书店:新材与旧物的对话


先锋厦地水田书店位于福建屏南厦地古村村落北侧,被一片水田环绕。建筑的前身是一座荒废已久的当地民居,在建筑师到来时仅保留着三面完整的夯土老墙和残破的院墙。

鸟瞰图

总平面图

场地分析草图

基于对场地历史以及村落整体景观的尊重,新建部分基本隐匿于老墙之内,从外面看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残存的老墙被视为容器,包裹了混凝土和钢结构建造的新建筑,形成当代与传统的对话。

场地原貌

夯土墙建筑原貌

剖面草图

建筑模型

改造后的书店全景

在内部,两面折线形的混凝土墙成为新的结构主体,两层楼板由此向两翼悬挑展开,在角部与夯土墙衔接,给予老墙结构稳定,边缘处则与老墙脱开让光从天窗进入内部。土墙与混凝土墙之间形成封闭内向的书店陈列空间,两面混凝土墙之间界定了建筑内部尺度最大的空间——小剧场,成为在狭小空间之后意外发现的惊喜。最西端的悬挑体量成为从老墙的包裹中唯一的溢出部分,这里形成三面向外的咖啡厅空间,在此感受村落和水田的风景。

长剖面模型

短剖面模型

阅读区

楼板与夯土墙之间的缝隙

咖啡厅

在建筑最中心,一根钢柱穿透混凝土结构并在其上支撑起一个伞型屋顶,其位置和形式暗示了已消失的老宅屋顶,伞下的遮蔽空间提供了阴凉和远眺的场所,犹如田野中升起的一个凉亭。伞形屋面结构悬挑,荷载经主梁传递至唯一的钢柱,使重力汇集于房子的形心。四角的槽钢将屋顶拉住以保持其侧向稳定,雨水通过槽钢流到向内倾斜的混凝土屋面再流回中心,变成另一种形式的四水归堂。

中心柱草图和伞型屋顶草图

轴测爆炸拆解图

屋顶夹层平台与伞形结构

光从顶部天窗进入,穿过折线形楼板与夯土墙之间的缝隙,在某些时刻,充分描绘夯土墙的沧桑。混凝土以屏南本地碳化松木为模板,木纹混凝土粗野而细腻,与古老斑驳的夯土墙形成新材与旧物的对话。

光影下的夯土墙

平面图

剖面图

项目名称:先锋厦地水田书店;业主:先锋书店
项目地点:福建屏南厦地村;项目功能:书店、咖啡厅
设计单位:迹·建筑事务所(TAO);主持建筑师:华黎
设计团队:华黎、栗若昕、翟冬媛、程相举
结构工程师:马智刚、张岁平
机电设计:吕建军及kcalin卡林机电设计:李鑫、赵紫瑞、李伟
施工团队:卓益久,郑家亮,甘臻勤,郑德部,郑忠春,郑德侣等当地工匠
建筑面积:397.3平方米

结构体系: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
设计时间:2019.3-2019.6;

施工时间:2019.7-2019.10

摄影:陈颢,卓育兴


02

南阳共享际:老胡同剧场的粗犷新生


空间戏剧

在老北京的胡同中,曾经弥漫着烟火气息与艺术,形成了一种独具魅力的生活氛围。一些小剧场散落在胡同中,汇集了当时最有实力的优秀艺术家们,给当时的人们带去了一场场艺术上的饕餮盛宴,也推动了我国戏剧、艺术的发展,促进了文化交流。南阳剧场历经四十余年的历史变迁,往日的繁华已不再,亟须改造。大观建筑有幸可以参与这座曾经辉煌一时的老剧场改造。

项目外观

南阳剧院和胡同邻居

顺势而为

项目位于北京东城区南阳胡同6号,属于东城区的建筑风貌保护区。受共享际的委托大观将原为汇报演出专用剧场改造为北京城一个以戏剧演出、咖啡休闲、办公、工坊、公寓为主的多功能复合空间。保留原有的艺术氛围与历史沉淀所留下的痕迹,并给空间注入新的能量,拼贴出新与旧的结合,再创出空间的辉煌,重现老剧院的艺术本色。


建筑外立面在材质上使用青砖,顺延整个胡同古朴的气质,主入口处采用柔和的弧线处理形式,形成一个具有进深感的入口等候区,同时又兼顾兼顾引导客流的作用。为了更加凸显入口的弧度,使用了新材料——玻璃砖,给原本古朴的青石砖添加了几笔通透的色彩,在夜晚能够给昏暗的胡同点起几盏明亮的灯。

夜晚的玻璃砖

穿过入口门厅进入大堂,临近大堂咖啡区的走廊由四段依次递减的木饰面套口分割而成,灵感来源于戏剧中的“小孔成像”原理。在走廊里,行人每靠近一步就会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氛围。保留原有粗犷的水泥立柱并且结合新的水磨石地砖、水磨石墙裙、墙面艺术涂料及金色金属卷帘使得整个走廊充满故事性。顺势延伸了原本剧院的氛围,也让人们能够体验到剧场的时代交替与空间趣味性。

走廊延伸空间

金属卷帘等材料使空间充满故事性

历史的碰撞

建筑的首层功能为:接待、剧场、咖啡休闲、化妆间。踏进入口大门就来到了一个充满历史怀旧感的接待前厅与公共空间。将原本的柱子与天花暴露,地面用水磨石与水泥形成对比。部分空间将老剧场保留下来老物件重新利用,也更加的体现出了新旧材料之间的传承与联系。

分析图

剧场

除了建筑本身极具特色之外,现场还发现了另外一个特点,那就是剧院传承下来的各种老家具与物件。装道具的木头箱子、歌舞时用的大鼓、剧场的红色座椅以及传统的红绒布帘,这些物件一下子就能把人带回了当年那个年代。每一个物件都像是一把开启时空隧道的“钥匙”,所以在设计中,特意保留了这些物件与元素,让来到这里的人们都能回忆起当年的美好时光。

红绒布为主题的化妆间

共享际二三层主要是联合办公空间,这里的玻璃隔断摒弃了颜色冰冷的黑色金属边框,采用明朗跳跃的孔雀绿,一是为了延续南阳剧场那个年年代的室内设计传统——半截绿,二是这样可以令整个工作的空间在视觉上更加轻盈明朗。拱形的金属造型也是传统剧场的标志性符号之一,在水吧区设计沿用了这个拱形的语言,并且在墙面配以金色壁灯,使得二、三层的空间既现代又具老剧院的影子。

代表性颜色 – 孔雀绿

联合办公空间

共享际的四层是以公寓为主的功能,在共享际这样的一个空间内,可以满足人们工作、休闲、居住、生活、文娱等各方面的需求。为了给租客提供更多样化的选择,设计了两种客房,除了风格色调的差异,材质与软装的搭配也略显不同。以黑白灰为主色调的公寓,玄关、卫生间与卧室区域形成灰、黑两个独立的色块,简洁干练。卧室大胆地使用水泥墙面漆,搭配富有戏剧感的软装家具,创造一种开放而充满层次的环境。

黑白系公寓客房

木色系的客房中,卧室背景墙采用胡桃木色的木格栅与大块饰面板结合的方式,同时兼顾床头板的功能。做旧金属色壁灯与复古开关面板的搭配让空间的细节处更加突显精致。卫生间与衣帽间的开敞式运用,舒适灵活,让租客可以在细节之处体验到空间中蕴含的剧院元素。

木色系公寓客房

野蛮生长

南阳剧场在改造前,就已经呈现出毛坯的状态,除了演出厅以外的其他空间,几乎都是粗野的水泥柱与剥落的墙皮。当进入场地的时候,建筑的残败在阳光的照耀下,光影的变幻之间,竟然消除了原本该有的落魄感,反而给人以一种粗野的美感。也许这就是一种空间的自我“野蛮生长”,新与旧本就不是“美”与“丑”的评判指标。所以在改造中,刻意保留了建筑中某些粗野的部分,让它尽情展现那种粗犷的魅力,让历史感外露,提升建筑空间结构的力量感,也让空间氛围更具有戏剧的冲突性。

裸露的原始水泥柱子与新材料的结合

建筑共有四层,楼梯间是建筑中最重要的竖向交通空间。楼梯间墙面一半保留原有红砖材质一半采用做旧艺术涂料材质,一半是历史一半是现在,楼梯间就像一个能够穿越时空的梦幻空间。楼梯踏步延续原本的水磨石地面搭配内嵌亚克力灯带,贯穿于整个4层的建筑空间,形成一个富有历史年代感的楼梯间区域。

楼梯间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项目名称:南阳共享际
设计公司:DAGA Architects大观建筑设计
设计团队:申江海、刘晓飞、尹爱黎、曾怡君、王一涵、陈凯
项目类型:室内设计与改造
建筑面积:3494㎡
设计时间:2018年11月
建造时间:2019年3月-12月
摄影师:小枝️@ICYWORKS,刘羽,刘晓飞,钟宇辰,表哥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