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nd / DEC.

从远古时代的山野穴居到传统的石屋木构,再到近代的混凝土高楼,中国住宅的发展史历经千万年的发展。由于国土广阔,各地因其不同的气候特点与人文习俗产生了不同的住宅类型,南有干栏式建筑、天井院等,北有西北窑居、四合院等,形成了各色各样的住宅文化。而自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与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因气候因素的影响所导致的南北方差距逐渐缩小,住宅也逐渐从传统住宅形式发展到筒子楼再到现在的商品房。

时至今日,在中国的城市乡村中,既有形态各异的现代住房,扎根本土的乡村住宅,也有为低收入家庭提供的社会住房,以及逐渐进入大众视野的城市建筑更新,呈现出了各有千秋的中国式住宅图景。本文将通过 24 个住宅项目,为读者展示中国住宅集合一角。


oo1 / 城市商品房

在中国的住宅市场中,商品房作为主要的交易类型,风格户型等经过多年的发展,大多逐渐趋向于成熟固定的范式,但在这种趋向于‘千城一面’的发展背景下,仍有与众不同令人眼前一亮的住宅建筑出现。

秦皇岛金梦海湾 Habitat

建筑设计:Safdie Architects

秦皇岛海碧台是世界建筑大师摩西.萨夫迪 Habitat 住宅系列在中国海岸线上的一次成功实践。继 2017 年一期完成后,秦皇岛海碧台二期于 2021 年 7 月启幕。海碧台二期是在一期已建成的建筑主体上,向两侧各延申一个 32 层 L 形体块住宅,形成总跨度 671 米的宏伟建筑。同时大幅度的拓展了地面与空中的花园面积,连同独一无二的海景资源,提供了一种非凡的居住体验。

© Tim Franco

© 秦皇岛海碧台

© 秦皇岛海碧台

© 秦皇岛海碧台

中国第一座垂直森林:黄冈居然之家

建筑设计:博埃里建筑事务所

黄冈居然之家垂直森林城市综合体位于湖北省黄冈市,是由博埃里建筑设计事务所(中国)在中国建造的第一座垂直森林,这是一种新型的垂直森林,结合了开放式和封闭式阳台,塔楼外立面采用悬挑元素,结合阳台空间打破建筑的规整性,也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一个富有层次和变化的平台,使得树木和灌木的存在更加突出。也是树木与与立面的设计完美契合。

© RAW VISION studio

© RAW VISION studio

© RAW VISION studio

山西长治 Y-Loft City

建筑设计:叠术建筑

作为主体的Y-Loft City强有力地直接介入环境中,与大规模住宅社区单体建筑的存在感被整体所压制的常态截然不同。三座塔楼布局时的高度落差与旋转处理打破了单调的水平、垂直重复。明亮的白色轻质立面低成本但明快,连续地跨过楼外间隔,在三座建筑之间呈现出一贯的纹理,也与周边的早期社区色调形成了鲜明而不失和谐的对比效果。与连续、一贯的整体风格感并存的,是每一个个体Loft单元同时得以凸显于观看者眼前。叠术用雕塑手法把阳台从乏味的整齐排列中拉出,将直角元素从外立面的平面扩展为每座公寓四面上的立体凹凸结构。

© CreatAR

© CreatAR

© CreatAR

标准平面图

跃层商品公寓改造,拆除固有模块

建筑设计:泥木建筑工作室

建筑师将原楼梯结构拆除,移至房间中部,把楼梯开口朝向生活区,使上下层联系更加紧密,使用更为合理。层板式钢楼梯搭配卫生间的玻璃隔断,解决了玄关和洗手间的空间过于压迫、光线不足等问题。一进入玄关就可以透过玻璃隔断和楼梯看到完整的内部空间。

轴测图

主要生活区 ©黄城强

可拆卸式移动爬梯 ©黄城强

通高书架 ©黄城强

睡皮的家

建筑设计:山止川行设计

建筑师把主卧跟其他空间之间的非承重结构全部拆掉,让自然光最大限度地进到空间里来,也让每个空间之间都有所关联。建筑师选择最简单原始的材质和硬装底子去衬托生活的丰富多彩。裸露了一些墙体和梁的混凝土层,保留原始房屋的结构美感;客厅沙发背后的储物柜是用玻璃砖砌的,在阳光的反射下“波光粼粼”,玻璃砖上白色盖板上放上蒲团就是咖啡店的卡座,沙发也可以随心情随意摆放;现浇的水泥隔板有“去精致”后材质的粗狂美,龙柳在水泥圆洞里恣意生长的生命力......

© 梵榭空间摄影

© 梵榭空间摄影

© 梵榭空间摄影

平面图

oo2 / 社会住房

尽管社会住房没有一个固定的定义,但它通常包括由政府机构或者非营利性组织对住房进行的设计,建造和分配。中国的社会住房建设起步较晚,目前仍在发展阶段,并且主要仍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度较低,相对体系并不完善,但也不乏以 MAD 建筑事务所的北京百子湾公租房为代表的优秀建筑。

北京百子湾公租房

建筑设计:MAD建筑事务所

由马岩松带领的 MAD 建筑事务所发布首个社会保障性住房——百子湾公租房(燕保·百湾家园)。项目位于北京市东四环外广渠路,紧邻地铁7号线化工站,遥望 CBD。在较高容积率同时户型较小的前提下,尽可能使每个房间满足东西南各向的日照,设计采用三岔式的楼型,将走廊设置在北边,保证每家每户都有阳光照射,同时走廊也提供了保暖功能。首层功能还给城市后,MAD将二层留给社区居民内部使用,形成一系列立体的屋顶绿化,一条环形跑步道将六个街区再重新环抱成一个整体,变成一个巨大的公园,串联着健身房、羽毛球场、儿童游乐场、生态农场、社区服务中心等多种面向住户的社区功能。

© 存在建筑

© 田方方

© 存在建筑

总平面图

衢州礼贤未来社区

建筑设计:gad

衢州礼贤未来社区位于衢州城西南侧,东至新元路,南至双港大桥,西邻衢江,与严家淤岛屿隔江相望。社区总体规划强调开放性;社区用地中心布局邻里中心和社区幼儿园,以实现社区资源的便利共享;社区将底层抬高,通过建立开放共享的立体架空慢行系统,连接社区内各居住组团、邻里中心和幼儿园,并跨江连接严家淤无车活力岛,在实现人车分流的同时,建立起一个真正开放、可达、可玩、安全的城市公共空间,模糊了社区与城市的边界;社区底层外围布置菜场、店铺、幼教中心、养老机构、创业支持等社区、城市公共服务与功能,让城市性在社区外围得以实现。

© 侯博文

© 侯博文

© 侯博文

安置房北组团4F平面图(带剖面标注)

海边公租房,40m²装配式公寓

建筑设计:立木设计

设计面临的挑战是在 40 平米的标准单元内,提供可预制、易变化、多功能的空间。从未来使用者的角度看,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给予了这个 40 平米单元最好的基底——通透方正、无柱无墙,能够最大程度地包容多种生活方式与居住结构。建筑师以年轻人“一人居”为基本原型,基于基本原型嵌套拓展系统,满足更多的使用场景。在“一人居”的模式下,40 平米包括了 U 型厨房、独立卫浴、开放客厅、卧室和可变柜体。即使不考虑可变柜体,这个 40 平米的单元已经可以高质量地满足“一人居”的各种需求,做饭、读书、聚会、观影等都能以舒适的方式展开,满足年轻人对于生活中的仪式感的需求。

© 朱清言

© 朱清言

© 朱清言

© 立木

上海临港双限房

建筑设计:上海高目建筑

在本案的围合住宅和塔式住宅中,摒弃了传统住宅日照先行的先入为主,先通过容积率参数和控规参数进行住区建筑整体营造后,再充分利用日照的精确计算进一步挖掘建筑局部,从而产生出了前所未有的住宅形态,这在手工计算日照的时代是不可想象的,在不假思索直接排排座的习惯设计中也无法触及。所以,未来的住宅设计乃至其他类建筑设计,从整体到局部、算法的深层挖掘似乎可以导出很多设计的“新手”,从而改变建筑师们僵化的思维,打破桎梏。

© 清筑影像

© 清筑影像

© 清筑影像

一、二、三栋平面图

oo3 / 乡村住宅

随着近些年城市发展的逐渐饱和,中国政府对于乡村建设的关注与投资力度不断增加,并且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很多疲于城市生活的当代年轻人将目光投向了更为安静的田园牧歌式生活,选择在乡村定居的人数在不断增加。而许多老一辈父母的自住房,虽在乡村,但也与现代科技材料接轨,不脱离本土语境的同时呈现出了更为现代化的建筑形貌。

31万改变乡村生活,咸阳·莪子村红砖房

建筑设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设计研究总院

项目位于陕西省咸阳市莪子村,地势平坦,宅基地南北长 35.1 米,东西宽 9 米,南侧紧邻村道与大片农田,东西北侧均为既有民居与待建宅基地。宅门置于基地东南角,结合现代居住模式,门房为一层,设卫生间、储物区等辅助功能;正房为两层,一脊两坡,采用集中对称三开间的纵轴布局,中间为入户门,南侧两边设置阳光间,毗邻室内设有卧室、起居厅等主要居住功能,厨房、餐厅、卫生间等服务功能居中布置,正中窄厅空间整体通高,内设空中连廊,二层北面设置露台,营造出多层次的空间体验;正房与门房之间形成完整的院落空间,满足晾晒小麦、玉米与日常活动需求,正房北面为后院,设有直跑楼梯,与二层露台相连。

© 张晓明

© 张晓明

© 张晓明

一层平面图

普洱李宅

建筑设计:赵扬建筑工作室

这是为普洱当地一户三代同堂的家庭设计的住宅。鉴于基地南北两个朝向的边界条件的不同,建筑师让这个建筑的主朝向面对南侧的山体和自然,同时呼应基地的边界形状让建筑体量打散并错动成环抱后山的态势。体量的错动关系减小了建筑的尺度感,把这个房子和左右邻居房子的体量衔接起来,在沿街立面形成自然的过渡关系。建筑的首层是一个宽敞通透的流动空间,面对南侧的花园完全打开。主要的起居功能被安排在这样一个没有明显区隔的空间,各部分空间的使用状态由家具所定义。卧室和其他氛围静谧的房间被安排在二层和三层。建筑体量逐层向上收缩,形成面对花园和山体的露台。

© 雷坛坛

© 雷坛坛

© 雷坛坛

首层平面图

借山院

建筑设计:STUDIO FSJ

项目位于北方独有的喀斯特岩溶地貌所在地:房山十渡景区,由一个镶嵌于半山腰的农房蜕变而来。面对无法征服的壮观自然,和身处其中的个体对于安身之所的需求,项目将外部世界转化为身体“挖掘”的一部分。面对改造课题,建筑师尽量避免将现状(existing)描述为“旧”(old),也拒绝将现状视为改造工作的背景。抛弃关于新旧并置的陈词滥调,我们希望“新”可以和现存的结构性机理互动,并进一步强化它,丰富它。

© 王子凌

主庭院 © 王子凌

客厅 © 丁思民

新建平面图解

父母之家

建筑设计:WAU建筑事务所

项目位于粤西吴阳镇的农村,业主是建筑师的父母,他们希望在原宅基地上新建一个能容纳父母及兄弟两个家庭的自建房,同时需遵循农村风水及习俗,一个人神共居的家宅。平面略带古典对称,巨大的屋顶覆盖大部分的用地,其下是一个具有祭祀功能的半室内“明厅”,向传统当地民居“三间两廊”致敬。楼板与墙体在视觉上是独立分离的,在这内向的建筑空间里,分别产生水平和垂直的延伸感。通过隐藏的排水系统,消除室内外的高差,室内外地面同一材质加强了空间的流动。

© 吴嗣铭

明厅 © 吴嗣铭

楼板与墙体的独立性 © 吴嗣铭

首层平面图

三代家庭住宅

建筑设计:即作建筑

院墙高2米,是厚实的表皮,界定场域范围、保护内部隐私。前院、 中庭、 两个天井和若干边界庭院在表皮和内部空间之间渗透, 表皮也因此与建筑体量时而融合、时而剥离, 为室内空间创造更充分的开放机会,为在其中的生活提供通风、采光和四季流转的景观营造。前院连接院门至入户,其中消化了基地东南的斜切转角,砖筑楼梯延伸自院墙,通往屋顶平台。客厅南北两面通透的落地玻璃门窗将前院和中庭的景观引入室内。东西两侧的天井为两个临近客厅的卧室空间与客厅空间之间提供了自然景观的介入,以虚空间的模糊性转化私密和公共的对立关系,消解封闭而产生共享,让边界对家庭产生更积极的意义。

© 即作建筑

中庭 © 陈颢

客厅空间 © 陈颢

轴测分析图

几何蒙古包

建筑设计:阁尔工作室

随着社会发展,传统蒙古包作为草原住居的承载者,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生活需求,其空间的单一性和物理性能急需改善和发展。几何蒙古包是为探索当代草原住居而设计的轻质装配式建筑体系,由原型设计、体系设计和系统设计三个板块组成。几何蒙古包的设计借鉴了传统蒙古包绳索体系的形式美学和结构特征,遵循绳索体系的正反向逻辑,将传统蒙古包中圆形和拱形的空间形态进行几何分解与重构。最终形成一个几何化、模块化的单体建筑原型。

© 窦俞钧

© 窦俞钧

© 窦俞钧

平面逻辑

众方纪,歌者之家

建筑设计:阿莱夫时空研究所

基地位于额尔古纳河与根河的交汇处,具体建筑选址于口岸公路视线的延长线上。草原是一个没有尺度参照的场所,并且事物在草原中都会拥有自己的清晰的轮廓。通过黑色立方体在场地中的介入,从而形成场所中一个无尺度感、无方向性的中心黑洞,人会被这个“阴影”所吸引,无意识地想要走向它,或者围绕它旋转。

西北立面 ©孙海霆

东北立面 ©孙海霆

© 孙海霆

首层平面图

oo4 / 更新改造

近些年随着城市土地存量的减少,城市与建筑更新逐渐进入主流视野,越来越多的城市更新项目涌现出来,如何在一个受限的结构与空间里,打造出适合居住且低成本的生活空间,各路建筑师也交出了不同的答卷。

大山宅,张女士家

建筑设计:金秋野建筑工作室

项目位于北京一处老旧社区,是 1962 年建成的多层住宅。建筑师重新考虑了东侧的“白昼空间”,造出地势高差,将大空间一分为三。通过入口的狭廊,先进入起居室,这里有宽大的沙发和书架,根据主人的生活习惯,并未设置电视或投影区域。左转是一道隔墙,半高的玻璃隔扇上部留空,必要时以竖向百叶分隔,分开客厅和餐厅区。进入餐厅要上三步台阶,让餐厅稍微形成“俯瞰”客厅的地势,从客厅也可看到餐厅。再往北是一个小小的方厅,就是原来的入口门厅,这里作为通往厨房、卫生间、卧室和走廊衣帽间的枢纽。厨房保持开放,让北侧的景色进入室内,同时保持空气畅通。

动线轴测示意图 © 刘力源

© 金秋野

© 孙海霆

© 金秋野

广州历史街区内一栋极小住宅的改造“大隐于市”

建筑设计:URBANUS都市实践

项目所在的上蒙圣街是一条幽深的小巷,原建筑是 1985 年屋主自建的三层半砖混结构小楼,单层建筑面积仅有 22 平方米,四周为密集的房屋所包围。改造设计由内及外,在极小的空间内重新组织生活功能,用雕镂的方法使建筑内部上下贯通,房中有房,小中见大;顶层引入天光,明暗开合有度。施工由整体结构加固着手,拆除原楼梯,将原先陡峻的单跑梯改为舒适的折返梯,形成新的垂直流线。

© 张超

© 张超

© 张超

一层平面图

一室亦园

建筑设计:尺度森林

建筑师在设计时有意打破封闭的房间,将三室两厅变为一室一园,由原始的线性流线变为环形流线。起居空间界限被打破,走过曲折的廊道,内窗外窗的框景让视线丰富变幻。设计将功能与走道结合,使用起来有中式园林里的居游体验。在后疫情时代,人们的居家时间变长,有趣的家庭空间变得尤为重要。建筑师针对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情感需求优化了一系列功能,给他们的晚年生活带来一些新鲜的体验。

© Luz Images

© Luz Images

© Luz Images

改造前后平面图对比

手艺实验之家

建筑设计:在造建筑

本案改造的住宅是一套由砖混结构组成的跨楼层单元。设计师希望在设计中尝试更多的工艺和实验。在布局上,卧室应在 110 平方米内尽可能压缩,客厅和活动室的面积应尽可能扩大。

轴测爆炸图

© 孙海霆

© 孙海霆

© 在造建筑

上海永嘉路青年共享空间

建筑设计:灰空间建筑

永嘉路青年共享空间将一座挤在两幢 3 层旧式花园洋房的约 30㎡ 的城市夹缝空间(原为快递工作站及宿舍)改造成为未来供青年人共享的公共活动及住宿场所。对于这条因叠加太多元素而显得没有太多特征的巷道,建筑师选择了“半开放”的建筑语言应对,将公共与私密空间在巷道的尽头相互融合。设计师从空间和肌理的角度,将城市图景作为意象投射在这个室内设计中。将室内空间组合比作城市街区的总平图,从城市到室内、弄堂到公共区域、住宅到房间,以及作为辅助功能的厕所等更微小的空间。

© 孙崧

© 陈颢

© 陈颢

剖轴测图 © 灰空间

拾院

建筑设计:拾院工作室

院子本身呈L型,需要在仅有的北房和西房的布局基础上,通过设计,形成新的“合院”格局,充分利用空间,分析场所资源,利用有限的条件进行创作,形成新的有人文精神的场所。传统建筑元素如何与现代美学共生?在拾院改造这个项目里,建筑师更多思索的是解决这些问题,从大的概念到小的细节,去融合中式构造与当代营造。

© Zoulei

© Zoulei

© Zoulei

一层平面图

适老住宅改造

建筑设计:度向建筑

设计的初衷是希望改造后的新房子依旧是社区的一部分,可以低调的延续邻里关系中平静。因此,旧建筑并没有被完全拆倒重建,而是保留了原建筑具有的特殊时代特点的肌理与边界,并根据室内房间新功能的排布重新设计了窗洞与入口。房子的一侧与邻居共享一片开阔的小院子。设计师将堆放丢弃于此的红砖围绕着院中的歪树整理成室外的硬质铺装及可坐人的矮墩,为社区的老邻居们开辟一片可以一同茶话的室外公共空间。

分析图

© 夏至

© 夏至

© 夏至

京郊乡村住宅改造:混合宅

建筑设计:建筑营设计工作室

作为村落中一处新的建造,我们希望改造继续呈现出一种新旧混合的状态,与村庄肌理建立关联,低调融入到整个村庄的风貌之中,同时在院内产生一个丰富、自然的小世界。新的建筑体是一座连续起伏的木屋,它覆盖了场地中间的旧屋,并向南北两侧延伸出生活使用空间,构成新的庭院建筑格局。木屋形式随着旧屋坡顶起伏,形成两个连续的屋脊,分别对应着下方的客厅和餐厅、厨房这一家居生活的主要公共空间。木屋的屋檐之下延伸出两块平顶房屋,补充了两间卧室、库房、卫生间等附属功能。北侧的旧屋选择暴露其屋顶结构并在室内划分出两个卧室和起居空间。木屋的介入加强了屋顶起伏的层次变化,并形成了建筑体量层面上的新旧混合关系。

© 金伟琦

正立面 © 金伟琦

客厅 © 金伟琦

庭院景观图解

平面设计师的家

建筑设计:察社办公室

因为平面设计师的工作特点,建筑师设想构筑一个有创造力的环境。它应该具备某种特征,尽量减少环境对人们身体的限制,允许多样事件发生。而重中之重,新的空间应该提供一张大桌子,主人可以在上面完成大部分的设计师工作。最后因应桌面板材的模数,确定了桌子的大小:三张 1.2 米x2.4 米的胶合板,拼成一张 1.8 米x4.8 米的巨案。

© 成直

© 成直

© 成直

分析图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