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年历史,262间住房,9厅18井,建筑面积13824平方米,占地面积16640平方米,这处客家围屋的规模在惠阳区最大,在广东省排名第二。
这就是位于惠州市惠阳区镇隆镇大光村的崇林世居。这处在惠州闻名遐迩的围屋的建造者叶文昭,号崇林,因而围屋命名为崇林世居。
相关资料显示,叶文昭祖籍河南南阳。其先祖先从河南南阳迁居广东梅州五华,后一支分支又迁往广东河源紫金。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叶文昭的祖父叶奇发偕其弟叶奇祥、其子叶凤朝、叶凤鹏开启新的迁徙征程,他们由紫金上义叶屋坝出发,翻山越岭,经大岚,过梁化,一路风尘,一路辛酸,寻找理想的栖身之地。为维持生计,叶奇发兄弟做起了“小货郎”,肩挑手提的,卖点针头线脑等小玩意。一天,行至惠阳镇隆老板坑曾氏宗祠前时,叶奇发挑着的箩筐绳子突然断了,于是一家人在老板坑落户。叶奇发粗通堪舆之术,不久发现老板坑对面山坡是一块风水宝地,于是带领家人在那里建造、住宅和祠宇,并命名为"新板坑"。南阳叶氏,从此在镇隆繁衍生息,并开枝散叶。
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叶奇发的儿子叶凤朝生下儿子叶文昭。叶文昭成年后,先承父业,以农为本,在新板坑下仓建造了可住近百人的房屋。后来从事盐业,走南闯北,因头脑活络,生意越做越大,不久就家资巨万。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叶文昭70岁时,开始建造崇林世居,他发愿建造一处足以光宗耀祖并扬名四海的大围屋。清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叶文昭去世。
最初的崇林世居建有住宅、祠堂、围墙、角楼等,还有一个池塘,典型的客家围屋特色。叶氏后人秉承祖训,不断对崇林世居围屋进行完善和扩建。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高20米的重檐歇山式的三层建筑崇林楼(清光绪六年进士吴道镕题写崇林楼匾额)完工,这是整个建筑中最壮观、最精华的部分,里面融入斯兰建筑风格中特有的圆顶穹隆形状的元素,显得雅致而美丽。
崇林世居从空间组织看,系以宗祠为中心, 四周横屋建筑向中心靠拢的“向心式”空间布局方式,表现出了雄厚的“宗族意象”。同时,空间布局呈中轴对称分布,其礼制建筑居中、居住建筑围合的格局,体现出典型的儒家思想中的家族礼制。祠堂和堂间是崇林世居围屋建筑的核心部分,祠堂下、中、上三堂功能各不相同,具体体现为“中堂最阔,上堂其次,下堂最窄”。
崇林世居在选址上“背山面水”,民居前有半月池,后有风水林作依靠。民居由半月池、禾场、祠堂、横屋以及望楼组成,由外到内共分三级:第一级为半月形池塘,又叫风水塘;第二级为禾场;第三级为民居建筑主体。因军水防御的需要,崇林世居的围墙及窗户,设置了数百个枪眼,且围墙上还设有“走马道”。聚族而居,群治群力,是不是体现古时客家人就有“小区”的概念?
其实,这种聚族而居建筑类型和格局,有利于抵御外界入侵和防范自然灾害,也有利于血缘宗族繁衍和稳固生存环境。据了解,在崇林世居生活的居民,曾高达800余人,先后有十代人在此度过他们的生命时光。
崇林世居还是一座国学文化宝库。《崇林世居规条十则》石碑,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由叶蓉煌镌刻:"敦孝悌,睦宗族,务正业,重国课,守国法,戒非为,崇节俭,端风俗,敬师长,和乡邻"。这十条家规,具有普适性,在现在还有旺盛的生命力。
崇林世居内保留有多处牌匾和对联。如"南阳绵世泽,东粤绍家声""学东平王格言,为善最乐;遵司马公遗训,种德维先",表明不忘先祖遗风,并要发扬光大。"树德务滋""为善最乐""敬凛三畏""燕翼贻谋""积厚流光"等匾额,表明对后人给予的殷切的期望。这些都是崇林世居的叶氏文化精髓。
公元2004年,崇林世居被惠州市人民政府决定为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这就是位于惠州市惠阳区镇隆镇大光村的崇林世居。这处在惠州闻名遐迩的围屋的建造者叶文昭,号崇林,因而围屋命名为崇林世居。
相关资料显示,叶文昭祖籍河南南阳。其先祖先从河南南阳迁居广东梅州五华,后一支分支又迁往广东河源紫金。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叶文昭的祖父叶奇发偕其弟叶奇祥、其子叶凤朝、叶凤鹏开启新的迁徙征程,他们由紫金上义叶屋坝出发,翻山越岭,经大岚,过梁化,一路风尘,一路辛酸,寻找理想的栖身之地。为维持生计,叶奇发兄弟做起了“小货郎”,肩挑手提的,卖点针头线脑等小玩意。一天,行至惠阳镇隆老板坑曾氏宗祠前时,叶奇发挑着的箩筐绳子突然断了,于是一家人在老板坑落户。叶奇发粗通堪舆之术,不久发现老板坑对面山坡是一块风水宝地,于是带领家人在那里建造、住宅和祠宇,并命名为"新板坑"。南阳叶氏,从此在镇隆繁衍生息,并开枝散叶。
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叶奇发的儿子叶凤朝生下儿子叶文昭。叶文昭成年后,先承父业,以农为本,在新板坑下仓建造了可住近百人的房屋。后来从事盐业,走南闯北,因头脑活络,生意越做越大,不久就家资巨万。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叶文昭70岁时,开始建造崇林世居,他发愿建造一处足以光宗耀祖并扬名四海的大围屋。清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叶文昭去世。
最初的崇林世居建有住宅、祠堂、围墙、角楼等,还有一个池塘,典型的客家围屋特色。叶氏后人秉承祖训,不断对崇林世居围屋进行完善和扩建。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高20米的重檐歇山式的三层建筑崇林楼(清光绪六年进士吴道镕题写崇林楼匾额)完工,这是整个建筑中最壮观、最精华的部分,里面融入斯兰建筑风格中特有的圆顶穹隆形状的元素,显得雅致而美丽。
崇林世居从空间组织看,系以宗祠为中心, 四周横屋建筑向中心靠拢的“向心式”空间布局方式,表现出了雄厚的“宗族意象”。同时,空间布局呈中轴对称分布,其礼制建筑居中、居住建筑围合的格局,体现出典型的儒家思想中的家族礼制。祠堂和堂间是崇林世居围屋建筑的核心部分,祠堂下、中、上三堂功能各不相同,具体体现为“中堂最阔,上堂其次,下堂最窄”。
崇林世居在选址上“背山面水”,民居前有半月池,后有风水林作依靠。民居由半月池、禾场、祠堂、横屋以及望楼组成,由外到内共分三级:第一级为半月形池塘,又叫风水塘;第二级为禾场;第三级为民居建筑主体。因军水防御的需要,崇林世居的围墙及窗户,设置了数百个枪眼,且围墙上还设有“走马道”。聚族而居,群治群力,是不是体现古时客家人就有“小区”的概念?
其实,这种聚族而居建筑类型和格局,有利于抵御外界入侵和防范自然灾害,也有利于血缘宗族繁衍和稳固生存环境。据了解,在崇林世居生活的居民,曾高达800余人,先后有十代人在此度过他们的生命时光。
崇林世居还是一座国学文化宝库。《崇林世居规条十则》石碑,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由叶蓉煌镌刻:"敦孝悌,睦宗族,务正业,重国课,守国法,戒非为,崇节俭,端风俗,敬师长,和乡邻"。这十条家规,具有普适性,在现在还有旺盛的生命力。
崇林世居内保留有多处牌匾和对联。如"南阳绵世泽,东粤绍家声""学东平王格言,为善最乐;遵司马公遗训,种德维先",表明不忘先祖遗风,并要发扬光大。"树德务滋""为善最乐""敬凛三畏""燕翼贻谋""积厚流光"等匾额,表明对后人给予的殷切的期望。这些都是崇林世居的叶氏文化精髓。
公元2004年,崇林世居被惠州市人民政府决定为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