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照寺大殿,位于山西省左权县拐儿镇寺坪村中东部。在上世纪80年代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中被发现,1994年由左权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左权县第一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确定建筑年代为明代。

普照寺大殿,坐北朝南,是普照寺现唯一幸存的一座建筑。依其地貌及寺内遗迹和碑刻记载,普照寺原为三进院落,中轴线由南而北依次是∶山门、前殿、大殿、后殿,以及钟楼、鼓楼、一进、二进、三进院东西配殿。现只存大殿,且被后人拆除了原装修,前后檐及殿内加砌砖墙,或开门、或辟窗。经查清雍正版《辽州志》(左权县原名辽州),普照寺创建于后晋天福年间。同时,村中长者也均说,本村是先有寺,后民众聚集由少而多,形成村落,故名为“寺坪村”。普照寺为何1994年被确定为明代呢为此,笔者专程对现存的普照寺大殿进行了探访。

普照寺大殿(图一)建于0.4米高的青石垒砌的台基上,面阔七间(22.9米),进深六椽(10.9米),单檐歇山顶,青灰板瓦、筒瓦覆屋顶,屋顶绿色琉璃方心、剪边,绿色琉璃雕花正脊、垂脊、俄脊,殿前有高0.3米、东西长10.6米、南北宽5.5米,青石压檐、方形青砖覆面的月台。从这些外观建筑形制看,普照寺在当年建设时,就应是一座规格、等级极高的寺院。七间的面阔,琉璃的使用及配置的月台,均充分地给予了印证。

我们就普照寺现存的碑刻及可考证到的历史沿革、方志,对普照寺大殿的兴废做一描述。普照寺现存碑刻四通,分别置于普照寺大殿前后,均是青石龟趺座,碑身竖立,两通碑额遗失,两通保存完整。碑,形制规整,体形巨大,文字镌刻秀美。

1号碑,立于大殿月台前左侧,碑额遗失,碑身青石质,基本完整。首题《重修普照记》,本寺僧人成云篆额,本村士学生骞泉撰文并书丹,本州黄漳里石匠杨彪、杨全刻石。碑文楷书,共20行,满行51字,共570字。明成化十五年(1479年)岁次己亥后十月吉日立石。碑文起笔书“佛之入中国,自明帝始也。是以由汉而晋、由晋而唐、由唐而宋,以迄于今”。言明佛教传入中国的起始。同时又言“辽郡(今左权)东六十里许,故县地名有寺曰‘普照’。创始于天福三年,其沿革兴废非经一人。迨及我朝宣德年中,有僧曰‘原辛’,前旨本寺,发心重葺,然而规模不广大……至天顺改元之初,又有僧净兴者……礼请到寺,就疲心力,彩绘千佛水陆一堂,有八十余轴之多……。”此段碑文记载了普照寺创建于天福三年及至明朝宣德、天顺、成化年间的重修和彩绘内容。经查,有“天福”年号的朝代只有两个,分别是五代十国间的后晋与后汉。后晋朝又有两个,分别是高祖石敬瑭,年号天福,从936年至941年,共6年出帝石重贵,年号天福,从942年至944年,共三年。而后汉高祖刘知远,年号天福,只有一年,即947年948年改年号乾祐。以此分析,创建普照寺的“天福三年”,应是后晋高祖石敬瑭或出帝石重贵两朝,总之,可断定为五代十国间后晋天福三年(936-944年)。

2号碑立于大殿月台前右侧,碑为明正德八年(1513年),由住持僧妙瑾、妙珍立石,首题"续造藏经文记”。碑中记载∶“……正德丙寅年中,继僧妙瑾、裔师弟珍……彩绘千佛水陆二堂,计轴佰什。延及正德寅午……南京请置般若、华严诸经,一大藏计千佰余卷。周年沿途,不辞艰辛之苦,经岁顶负,不惮跋涉之劳……,与其藏之于筐,不若记之石,以续之前为。”此碑文明确了明正德年间也不曾修建寺庙殿宇,只是因请回般若、华严诸经而立碑记之。

3号碑立于大殿后右侧,为明崇祯三年(1630年),碑额螭首,首题“重修藏经殿水陆殿记”。

4号碑立于大殿后左侧,为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碑额螭首,首题“重修普照禅林碑记”。此两通碑,只从其首题就可看出,明崇祯、清顺治年间虽在寺内兴过土木,但均未触动大殿。由此寺内遗存的四通碑刻可看出,只记载了创建年代————后晋天福三年(936——944),而未记载对大殿重建、重修的事实。

其次,清雍正十年(1733年)《辽州志》中,清楚记载∶东乡里,寺坪村有寺————普照禅寺,创建于后晋天福三年。

最后,让我们看村中长者对普照寺的记忆。在1938年间,由抗日政府在此寺内建立第二民族革命小学(简称二民校)。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改为寺坪高等小学(简称高小)。1958年易名为寺坪学校。70年代中,为改善学校条件,拆除面阔五间的前殿,改建为教室;拆除山门及钟、鼓楼,改建为立柱式大门;拆除大殿装修,于殿内加设顶棚,并于前、后檐及殿内垒砌砖墙加设门、窗,作为教职员工办公及宿舍使用。2006年撤销学校,大殿等闲置未用至今。

通过以上对碑刻、方志、历史沿革的考证,可以明确推断普照寺大殿从明宣德年至今,近600年中,并未有过大的维修。那么普照大殿果真就是明代的建筑吗?让我们再以其建筑形制、构件等方面作进一步的探讨。

普照寺大殿面宽七间,进深三间,柱网布列为前檐角柱、檐柱共八根,后檐角柱、檐柱八根,两山柱共四根。殿内前槽不设柱,只于后槽设金柱四根。一座面宽七间、进深三间的大殿,共用柱二十四根。这种做法,是古人为了扩大室内空间,或是为了省工省料,在建筑结构减去前槽金柱的一种大胆创造,也是从辽、金时期建筑中出现的减柱做法。

普照寺大殿的柱子∶首先看一下其所使用的柱础。大殿所使用的露明柱础形式为两种∶一为青石质地素面覆盆式,一为青石质地宝装莲瓣式。这两种柱础的形式,一可看为是唐至明洪武惯用的素面覆盆式柱础,而另一种柱础则是唐至宋多用在覆盆上雕宝装莲瓣的一种习惯性工艺。但仅凭此是不可认定大殿的建筑年代的,只能说大殿有元以前的建筑构件。那就让我们再看支撑大殿的二十六根柱子。

柱子均为木质圆柱,明间檐柱柱径45厘米,高380厘米,柱径与柱高之比约为1∶8.5,柱子显粗壮。柱头卷刹有两种形制,一为柱头卷刹部位弧度较大(图二),一为柱头卷刹部位弧度较小(图三)。前者与镇国寺万佛殿(五代)柱头卷刹一致。

从普照寺大殿正立面及背立面观察,前后檐柱明显向内倾斜,不仅如此,除明间外、次间、梢间柱同时向明间中轴线倾斜。经过实地测量计算,正面柱侧脚为柱高的1.9%,这已超过《营造法式》1%的规定。也就是说大殿保留了宋代称为“侧脚”的做法。

通过测量,从当心间开始,柱子的高度分别是∶明间柱高380厘米,次间柱高388厘米,角柱高396厘米。根据宋《营造法式》规定∶“若十三间殿堂,则角柱比平柱升高一尺二寸,十一间升高一尺,九间升高八寸,七间升高六寸,五间升高四寸,三间升高二寸。”普照寺大殿基本符合此规定。大殿同样保留了“柱生起”的做法。

柱头设阑额与普拍枋(图四)。普拍枋用料较厚,呈转角出头并垂直截去,阑额出头处也只采用简单的斜线。在普拍枋与阑额从无到有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大殿的这种制作方法,也符合金、元时期的制作风格。

普照寺大殿的斗拱∶前、后檐(图五)及两山面柱头铺作(图六)、补间铺作形制均为五铺作双下琴面昂,出蚂蚱形耍头,襻间均施铺作。铺作虽

不似唐至五代那样用材宏大肥硕,但其不仅具有传递荷载的作用,同时又具有相当的装饰效果,可以说是由结构形向艺术形的一个过渡表现。通过实测,铺作的立面高度为103厘米,与柱子相比,其比例约为1/4。这也完全符合金、元以前建筑的制作规范。

普照寺大殿的梁架大殿属彻上露明造,视线可及,因此梁架加工制作极为考究,梁袱构件砍削规整、表面光滑,并用十分讲究的彩料及繁复的工艺对梁袱进行了彩绘。让人目光所及,就感殿内壮观、庄严、华丽、恢宏。这也符合我省内现存唐至金代建筑的建筑式样。

普照寺大殿的结点构件及形制∶大殿内除平梁正中用蜀柱外,其余各处结点基本使用驼峰、合踏、斗拱承托。这也符合唐至金代建筑的特征。现在,让我们逐一比对。大殿平梁(图七)正中用蜀柱,上置丁华抹亥拱承脊博,叉手用足材,捧戗于脊膊襻间捧令拱两侧,与陵川西溪二仙庙(金)后殿及长治郊区张村府君庙大殿(元)平梁以上结构基本相似。平梁下驼峰(图八)与崇福寺弥陀殿(金)驼峰样式基本相似。通过以上结点构件及形制,可以充分说明大殿中有金至元代的建筑特征及风格。

普照寺大殿内的彩绘∶殿内梁架、梁枋均有彩绘,主要采用朱红色、墨色、白色,多绘有花卉、祥云、龙纹。但以殿内两山拱眼壁画上的观音像为佳。其中有男像观音、女像观音,或跣足结珈跌坐,或半结珈跌坐,体态丰满,衣纹流畅,吴带当风,不论从用料和工艺处理,都十分考究,具有唐时风韵。

普照寺大殿面阔七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青灰筒瓦、板瓦覆屋顶,屋顶绿色琉璃方心、剪边,绿色琉璃雕花正脊、垂脊、戗脊。明间梁架为六椽袱逍檐用二柱,两次间及梢间梁架为五椽袱后对搭牵用三柱,殿内两次间及梢间后槽设金柱四根。明间六椽袱前、后端伸出檐外制成蚂蚱头承撩檐樽;两端置驼峰承托四椽袱,四椽袱上两端置驼峰承平梁,平梁上设蜀柱、叉手、丁华抹亥拱承脊搏。两次间及梢间五椽袱前端伸出檐外制成蚂蚱头承撩檐樽,后端与搭牵里端插入后槽金柱,搭牵前端伸出檐外制作成蚂蚱头承撩檐樽,五橼树前端置驼峰承托四椽袱前端,后端由金柱承托;四椽袱两端置驼峰承托平梁平梁上设蜀柱、叉手、丁华抹亥拱承脊樽。叉手均用材较大,襻间广施斗拱,梁架举折平缓。两山柱头铺作承丁袱,末端搭置五椽袱,丁袱外端伸出檐外制作成蚂蚱头承山面檐樽。四角分别施抹角梁置驼峰承老角梁。前、后檐及两山面柱头、补间铺作形制均为五铺作双下昂,柱头卷刹显著。青石柱础,形制有鼓式、覆盆、宝装莲瓣式。装修已被后人改制。

普照寺大殿的屋顶及装修虽已被后人改制,全无历史风貌,但其保存完整的柱网、梁架、梁枋、斗拱、驼峰、拱眼壁画等,充分保留了创建及重修的历史信息。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说∶普照寺大殿,完整地保留了五代、宋、金、元代各个时期的建筑特征及鲜明的时代风格,尤以金、元为盛,是一座十分珍贵的古建筑中的活化石。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