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条长11.53千米,流域面积约50平方千米的塘西河,横跨城市两个区,河道沿岸充满了欢声笑语。
近日,这条塘西河顺利通过水利部淮委专家组验收,成为今年全市唯一入选水利部“幸福河湖”的河流。
塘西河获评水利部“幸福河湖”
一条河想成为“幸福河湖”要经历什么样的关卡?
记着了解到,“幸福河湖”评价中,主要围绕责任体系、制度体系、基础工作、管理保护、空间管控、管护成效等6大指标进行评价。
验收组还对塘西河治理相关机制创新及示范性、河湖管护手段与管护模式先进性、建设成果引领性等“示范性”内容的实际成效进行研判。
经研究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塘西河治理成效明显,管护机制完善,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典型经验。
11月30日,合肥市包河区塘西河顺利通过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专家组验收。成为全市唯一入选水利部“幸福河湖”的河流。
河流责任体系、管护成效等6大指标完成良好,管护手段与管护模式的先进性让这条穿城之河通过了专业考核,而幸福之河的幸福密码却潜藏在沿岸百姓的笑容之中。
“幸福河”的前身是个“小水沟”
方兴湖公园、塘西河公园,两大公园依河而建,水边芳草依依,沙滩细软。白天唱庐剧的爷爷奶奶,傍晚打乒乓球的学生、游客,一幅冬日生活趣景沿河铺开。
“以前就是一条水沟,不宽也不干净,周围没有什么人。有农田也有荒地,后来滨湖发展起来了,慢慢河道才宽了。”张磊是滨湖新区中山路附近的“老土著”了,他依然记得十几年前,听说将要沿着河道打造一座“城市公园”时的心情。
“那时候要进城逛公园,想去逍遥津逛逛,坐车要一个多小时,听说家门口有带河的公园别提多开心了。”
塘西河又名韦桥河,自南艳湖由西北向东南流经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滨湖新区,在义城街道塘西附近汇入巢湖,河道全长11.53千米,流域面积约50平方千米。为了满足周边居民“家门口有水有景”的美好愿望,合肥市多方共同发力,展开了对穿城而过的塘西河全面提升改造。
为了改善塘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2017年,合肥市在塘西河上游开展“合肥滨湖新区塘西河(宿松路橡胶坝—徽州大道闸坝)水质治理工程”,伴随着清淤、截污、活水……一项项工程有序展开,水质清澈了,水体的异味消失了,一条无藻类聚集的健康河流焕然新生。
“以前河边都没有人靠近,现在即使是工作日晨跑和傍晚散步的人也是络绎不绝的。”张磊笑着说。
三方协力守护“幸福河”
一条幸福河的守护需要多少力量?
各级河长日常巡河,属地街道严格治理,公园管理者潜心养护,在塘西河三方之力汇于一汪清流。
2017年市河湖长办成立后,区河长办、街道(大社区)河长办两级河长办相继成立。一座水务部门牵头、属地管理、企业养护三方的桥梁自此搭建。
想要把小水沟变成城市美景,让市民脸上扬起幸福笑容,背后却并不容易。回首塘西河的改造之路,内含不少挑战。
包河区农林水务局河长办工作人员卞少玉介绍,合肥市包河区及属地的街道,同步建立相应的河长制走河巡查相关制度。
“每一步都是河湖保护的前进路,之前夏天气温高每天沿着河道走一遍就是汗流浃背,但一想到这是城市宝贵的自然财富,我们就能坚持下来。”
为确保沿岸污水不流入塘西河,塘西河所属烟墩街道全面开展了“雨污分流专项整治”行动。成立工作专班开展溯源排查,“一边向责任单位下达整改任务函,下发任务清单,督促责任单位落实整改。一边利用潜望镜设备查验整改情况,整改完成后,对有水排口定期进行取样检测,双重验收方法保障整改成果。”同时,招标第三方对塘西河进行管护,每日常态化对河道垃圾、漂浮物、水草进行清理。
“塘西河是一条天然的水生态美景,以园林景观守护天然水源,是公园管理企业的重要责任。”由印象滨湖公司塘西河运管部管辖的方兴湖公园、塘西河公园,均内含塘西河河道。
接手塘西河公园管护4年多来,印象滨湖塘西河片区运管部副部长余斌和同事们已经数不清在河岸边走了多少趟,捡了多少漂浮物。“因为是开放式公园,日常养护更加费事。”2018年初,坚持“驻扎”在河边三个月后,看着逐渐清澈的河面,大家悄悄说“心里挺骄傲的”。
“幸福密码”将被复制到更多河湖
如今,余斌和同事们最常做的事,还是沿着河道走一走。拾的异物少了,拍的美景美照多了。
“你看岸边的小亭子里,白天唱庐剧、唱黄梅戏的爱好者可多了,有人打板子,有人拉二胡,每个人都乐呵呵的。”在他的手机里,还珍藏着一张特殊的“排队照”,“这是周边居民在这里排队打乒乓球,公园里已经有6张乒乓球桌,是大家对公园景色的喜爱和对运动的热情,让这里每天都热热闹闹的。”
“当时看到这个场景,很触动。一直保存在手机里,我想,这就是我们工作的动力源。”
冬季的塘西河公园,河道波光粼粼,沙滩上还有不少家庭带着孩子前来游玩。得知家门前的河流如今被评为“幸福河湖”,在河边散步的李奶奶高兴地说:“生活在这里的我们也觉得很幸福。”
为了让群众真切感受到诗情画意的公园,管护单位实行“专人专管”“专人专责”制度。组建河道巡护队,塘西河河道巡护由专人负责,管理人员及驾船人员8名,水上岸边打捞人员60名,每日常态化对河道进行快艇巡护、河面打捞工作,每周不定期进行巡查。
记者从合肥市河湖长制办公室获悉,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引领下,市河湖长办坚持党建引领,立足党员示范引领,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力打造合肥人民的幸福河湖。市、区河湖长办将进一步明确巡河制度,串起企业、属地多方力量,齐心协力守卫城市碧水安澜。进一步探寻塘西河的保护改造之路,将这条幸福密码应用到全市更多的河湖保护中。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